扫描二维码
关注布谷医生公众号
低血小板能化疗吗?1、血小板低是否可以化疗,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判断。如果病情严重,天生血小板低,可以化疗。如果病情轻微,血小板低,就不能化疗。2、低血小板可能是由先天性血小板生成障碍引起的,也可能是由恶性肿瘤、贫血等原因引起的。低血小板容易引起出血、皮肤紫癜、发热、面部苍白等症状。如果病人的病情相对较轻,而且是由疾病引起的,此时不能进行化疗,可以先治疗原发疾
早产儿血小板低危险吗?1、早产儿血小板低,如果只是轻度偏低,一般不危险,如果偏低较多,就有可能发生危险。2、正常情况下,早产儿血小板值应为(100~300)×10^9/L之间正常,如低于参考范围,则处于(50~100)×10^9/L之间,属于轻度偏低,可能导致早产儿皮肤出血点,不太严重,基本不会引起严重出血,一般不太危险。3、若早产儿血小板下降值较多,<50×10^9/L,相对来说比较危险,尤其是&
妊娠晚期血小板低于100妊娠晚期血小板低于100×10^9/L可能是生理原因、药物因素、贫血等原因引起的,必要时可通过药物进行改善。1、生理原因:妊娠晚期,由于血液稀释或血小板清除增加,可能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属于生理反应,一般分娩后可慢慢恢复正常,无需特殊治疗。2、药物因素:怀孕期间服用能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或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往往会导致血小板功能或数
小儿腹泻血小板和淋巴细胞高怎么办?儿童腹泻血小板,即淋巴细胞高,可能是由病毒性感冒、胃肠道感冒、急性胃肠炎等原因引起的。父母可以通过口服药物和静脉注射与医生合作。1、病毒性感冒:病毒性感冒是指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可表现为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发烧、咽干、咽痛等症状。当病毒侵入胃肠粘膜时,很容易引起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从而唤起身体的免疫功能。血常规检
丙球蛋白升血小板几天见效?1、丙球蛋白是指人类免疫球蛋白。通常,人类免疫球蛋白血小板在第二天开始工作,并在一周内达到最大效果。2、人体免疫球蛋白是取健康献血者的新鲜血浆或保存期不超过2年的冷冻血浆,每批至少应与1000名健康献血者的血浆混合。免疫球蛋白组分采用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分段沉淀提取,经过超滤或冷冻干燥脱醇、浓缩和灭活病毒处理制成。3、人类免疫球蛋白主要通过抑
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48不严重1、大血小板比率是指大血小板比率,大血小板比率高48%通常比较严重。2、大血小板的比例是指血液中大血小板在总血小板中的比例。它可以通过检查大血小板的比例来判断血小板的形状,也可以诊断骨髓的造血功能。大血小板比例是血常规检查的一种,正常值一般为17.5%~42.3%。如果检查后大血小板比例高达48%,已经超过正常值,原因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巨核细
如何治疗血小板30?血小板30×10^9/L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因素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具体如下。1、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是由不同原因和机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等,患者也可能出现血小板30×10^9/L的症状,可按医嘱使
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血小板吗?1、在光学显微镜下通常可以看到血小板。2、血小板是血液中无色的小细胞碎片,在骨髓中形成,骨髓是人体骨骼中的海绵状组织。骨髓中含有干细胞,最终发育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新生血小板体积过大,成熟时体积过小。新生成的血小板一般先通过脾脏,约1/3储存在这里。储存的血小板可与进入循环血液的血小板自由交换,以维持血液中的正常含量。血小板的寿
大血小板比率10.1正常吗?1、10.1%的大血小板比例一般不正常,需要及时治疗。2、大血小板比例是血液中大血小板占总血小板的比例。临床上常用于表现血小板形态,可判断骨髓造血的正常功能。大血小板比例的正常值为17.5%~42.3%。检查后大血小板比例为10.1%,低于正常范围,属于较低值,因此大血小板比例为10.1%。3、患者大血小板比例为10.1%后,还需遵医嘱进行血管造影、骨髓穿刺等检查,明
如何看待血小板指数?1、血小板指数一般需要看血小板的正常参考范围,判断是否有异常情况。2、血小板是否正常,一般需要通过血常规检查来诊断。检查结果出来后,检查表上通常有血小板的参考范围,血小板的正常参考范围一般为(100-300)×10^9个/L,然后观察血小板的实际检查值。如果检查值在正常范围内,说明血小板指数正常,没有偏高或偏低。如果血小板的值偏高或偏低,与正常范围的值不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河北布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