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中医良方

咳血方医案分析

发布时间:2023-09-26 17:45:05浏览 : 2600

【组成】青黛 诃子各6g 栀子 瓜蒌仁 海浮石各9g

【主治】肝火犯肺之咳血证。症见咳嗽痰稠带血,咯血不爽,心烦易怒,胸胁作痛,咽干口苦,颊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病案】某女,60岁,患者以每日反复咳血5~20口,咳嗽,胸胁胀痛满闷约1个月为其主诉而求诊。该患者少量、反复咳血病史十余年。曾被诊断为“支气管扩张”。每次病情发作与季节、气候无关,但遇怒及情志不遂后,往往要咳血。少量咯血常持续数月。1月前因大怒后,即觉胸闷,频咳阵阵,牵连胸胁胀痛,随之咳出鲜血约100ml,进某医院急诊室,给予脑垂体后叶素10U静脉注射后,大咯血止。但每日晨起常咳血5~20口不等。曾用卡巴克洛(安络血)、维生素K3、青霉素、可待因等止血、抗感染、镇咳药治疗,但血量仍不见减少,有时咳血量还有增加。至今患者还为咳血不止所苦,同时伴有心烦、性情急躁等症。刻诊:舌质红,苔微黄,脉弦数。中医诊断:咳血(肝火犯肺证),即予咳血方加味治疗。

方药:瓜蒌20g,诃子、山栀、海浮石、麦冬各15g,丹皮10g,青黛5g(冲服),3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自诉服上方后,即觉胸闷、咳嗽、胸胁胀痛等症状减轻,咳血量减少,现每日仅见2~3口。舌质仍红,脉弦数,继续服上方3剂。

三诊:患者面有喜色,胸胁胀痛明显好转,咳嗽减轻,大口咳血已止,仅有时咳痰时带少量血丝,嘱其再服原方3剂。患者咳血停,症状、舌、脉象也恢复正常,右肺下水泡音明显减少。观察2月,未见咳血再发。3个月后又因情志不遂再次咳血,证同前,给予前方6剂后,血停症消,1周后即可参加家务劳动。 (摘自《黑龙江中医药》)

【分析】患者“胸胁胀痛满闷”可能与肝失疏泄有关。结合其发作诱因“遇怒及情志不遂后,往往要咳血”以及“舌质红,苔微黄,脉弦数”等症状,舌质红,苔微黄,脉数均提示为热象,弦脉主肝胆,故综合考虑,其证候当为肝火犯肺证。

其治疗当以清肝宁肺,凉血止血为主,治病必求于本,否则还会复发。处方选咳血方为主治疗以清肝宁肺,凉血止血;同时加丹皮以增强清热凉血作用,加入麦冬是为了滋养肺阴而设,因为热久必伤阴。药证相合,症状逐渐减轻,最后咳血停止。其后虽有复发,但证候相同,故仍以原方治疗有效。心病还需心药医,该患者若无力改善周围环境,又不能自我开解,其病无已时。

——本文摘自《方剂学案例分析》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河北布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