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秦艽9g 川芎 独活 当归 白芍 石膏各6g 羌活 防己 白芷 黄芩 白术 茯苓 生地 熟地各3g 细辛2g
【主治】风邪初中经络证。症见口眼歪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兼有恶寒发热,肢节疼痛,苔白或黄,脉浮紧或弦细。
【病案】张某,女,45岁,2003年7月20日初诊。患者肩部关节,双手指关节疼痛,晨起僵硬1月余,伴纳差神疲倦怠,失眠烦热,二便正常,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查: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60mm/h,在外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曾服抗风湿药及激素类药,因有胃溃疡病史,不能耐受西药治疗而转中医诊治。查:一般情况可,心肺正常,腹平软,双肾区无痛,T36℃,BP120/70mmHg,HR67次/min,律齐。形体消瘦,手指关节无红肿畸形,但有晨僵现象。中医诊断:痹证(寒凝血虚,风湿痹阻)。治法:益气补血,宣痹通络,方拟大秦艽汤加减:秦艽30g,羌活20g,独活20g,防风20g,川芎20g,牛膝20g,细辛8g,干蜜蜂30g,威灵仙30g,桑枝30g,鸡血藤膏20g,海风藤20g,潞党参20g,7剂后,肩关节,手指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失眠、纳差、体倦乏力等症状均有改善,续服上药1月后,症状完全缓解。查:血沉10mm/h。嘱服归脾汤加减继续调理1月后,随访未发。(摘自《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分析】从关节痛、明显晨僵就能判断是“类风关”,此病极难治,一旦关节变形几无彻愈可能,极早期即治则尚有可图。中医多辨为寒湿痹证。因其会逐渐蔓延至其他关节,故还兼风。该患者同时“伴纳差神疲倦怠,失眠烦热”,考虑其又有气阴两虚。本例当属此病早期(才一月余,关节亦未变形),风、寒、湿邪尚未深侵,经络蓄热还未炽盛(虽舌红,苔却不黄)。
故治疗当扶正蠲痹,兼祛瘀通络。大秦艽汤以祛风散邪,活血通络为功用,考虑患者有寒邪侵犯人体,故去方中石膏、黄芩、生地等寒凉药物;同时加入防风、威灵仙、桑枝、海风藤等药物以增强祛风除湿功效;加鸡血藤以活血养血。在此基础上加黄芪、潞党参加强补气,加牛膝活血祛瘀、强筋骨。证治较相符,及时遏止了类风关的发展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