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疾病概述
发布时间:2020-08-07 20:06:16浏览 :
涎腺又称唾液腺,属于外分泌腺,通过腺泡分泌唾液,经导管排入口腔,使口腔保持润湿。唾液中有99%以上是水,24小时所产生的唾液可达600-1000ml。每毫升口腔液中含有鳞状细胞6×103-600×103个;白细胞25×103-650×103个;细菌600-700个。唾液为涎腺产生的混合液,人类有三对大涎腺,腮腺、下颌下腺及舌下腺。这些腺体有长的导管系统排出唾液,其中有90%的唾液是由腮腺和颌下腺产生,5%为舌下腺,5%-10%为口内小涎腺。每天产生唾液绝大多数是由于刺激的结果。主要是味觉和进食时咀嚼。各大涎腺分泌液体成分不同。腮腺主要为浆液性,富含淀粉酶,颌下腺分泌粘液成分较多,舌下腺主要产生粘液。唾液中还含有唾液蛋白,黏附于牙齿及口腔粘膜表面,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小的涎腺主要分布在口腔粘膜及粘膜下层,按所在部位可分为唇腺、腭腺、舌腺、磨牙后腺、颊粘膜腺等。
腮腺是人体最大的一对唾液腺,质软,呈浅黄色,腮腺大小因人而异,对于同一个体而言,左右基本对称。下颌下腺为第二对大唾液腺,如核桃大小,属于以浆液性为主的混合腺。位于下颌骨下缘的颌下三角区域内。舌下腺是三对大唾液腺中最小的一对,形状如同杏仁,属于以黏液性为主的混合腺,位于舌下口底粘膜与下颌骨所围绕的舌下腺窝内。涎腺是一组重要腺体,是维持摄食、消化、语音等口腔及消化系统正常功能必不可少的器官。
涎腺疾病的发生、发展、表现及处理原则,具有自身特有的规律。涎腺疾病种类繁多,有炎症、损伤、肿瘤、肿瘤样病变、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某些疾病在涎腺的表现等。
1、涎腺炎是指发生于腮腺、颌下腺、舌下腺的各种急慢性炎症,常见有涎石病(伴腺体炎症)、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慢性腮腺炎、颌下腺炎、及流行性腮腺炎等。针对此类疾病治疗,主要为针对性抗炎治疗,配合休息及营养支持,保持口腔卫生,必要时行手术处理。
2、涎腺损伤是指因外力所致腺体或导管的损伤,主要发生在腮腺,是因为腮腺及其导管位于面颊部皮下,位置表浅容易受伤的缘故。颌下腺及舌下腺因位置较深受到保护,受损伤机会较少。涎瘘多发生于腮腺及其导管损伤后,偶尔发生先天性涎瘘或继发感染所致涎瘘。可通过手术处理治疗。
3、涎腺肿瘤95%来自腺上皮,腮腺肿瘤发生率最高,约占80%,颌下腺次之,肿瘤的发病率国内尚没有确切统计,根据北京、上海、成都、西安等地口腔医院统计,涎腺肿瘤占口腔颌面肿瘤的20%左右,并非少见。涎腺肿瘤常见40岁以上的人群,女性略多余男性,恶性肿瘤则常见于男性,年龄在50岁以上居多。腮腺肿瘤中,良性约占80%左右,恶性占20%;颌下腺肿瘤中,良恶性肿瘤比例基本接近;舌下腺肿瘤中,恶性肿瘤比例高达90%,良性只占10%;小涎腺肿瘤中,恶性肿瘤也要占多数,超过60%;常见的良性肿瘤有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基底细胞腺瘤、乳头状囊腺瘤等;常见的恶性肿瘤有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恶性混合瘤、腺泡细胞癌、腺癌、鳞状细胞癌等。治疗手段主要靠手术治疗。
4、肿瘤样病变包括涎腺良性肥大、坏死性涎腺组织化生、涎腺囊肿等。临床常见的舌下腺囊肿属于外渗性囊肿,为良性病变,通常经手术切除可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5、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指因自身各种免疫性疾病从而导致外分泌腺进行性破坏,出现口腔粘膜、眼结膜及其它部位粘膜干燥。对于该类疾病,主要是对症治疗,进行机体免疫状态调理,必要时配合手术。
6、其它某些疾病在涎腺的表现,如艾滋病患者的囊性淋巴样增生、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涎腺恶性淋巴瘤等。主要是诊断明确,针对全身情况进行治疗。
针对发生于涎腺部位的疾病,要求要足够重视,诊断明确,治疗合理,一般都可以获取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关文章
更多>>相关视频
更多>>相关语音
更多>>万瑶│主管药师 布谷医生科普团队
2024-09-27 12:23:42 收听(2207)
万瑶│主管药师 布谷医生科普团队
2024-03-10 10:33:26 收听(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