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
关注布谷医生公众号
怀孕21周羊水过多达8.5cm怎么办?1、妊娠任何时期,羊水量超过2000ml者,称为羊水过多。羊水增加速度缓慢者,称为慢性羊水过多,短期内羊水急剧增加者,称为急性羊水过多,羊水过多多见于胎儿畸形、双胎、糖尿病、母儿血型不合等患者。2、病史症状体征如上述;B超检查羊水暗区平均浓度>7cm,可发现畸形或多胎;X线检查(腹部平片,羊膜腔造影,胎儿造影);羊水AFP检查,NTD及上消化道闭锁、
羊水过多会影响婴儿的健康吗?1、羊水过多容易对母亲产生压迫症状,使膈膜上升,会影响心血管、心肺循环,导致呼吸困难,生命体征可能会波动。如果影响下肢的血液循环,可能会阻塞下肢的静脉回流,导致下肢肿胀、痔疮、水肿等。羊水过多,子宫过度膨胀,可能导致产后收缩疲劳、产后出血等。;子宫压力也相对较大,容易出现胎膜早破、胎盘早剥。2、对胎儿来说,容易有胎位异常、早产的危险
怀孕37周羊水过多怎么办?B超检是羊水过多的主要检查方法。以脐带横线和腹部白线为坐标轴,腹部分为四个象限,每个象限最大的羊水暗区垂直径和羊水指数。一般认为羊水指数的正常范围为9~24cm,羊水指数(AFI)≥25cm羊水过多,其中,AFI在25-35cm轻度羊水过多,36-45cm中度羊水过多,>45cm羊水过多;AFI≤5cm羊水过少的诊断,≤8cm为羊水偏少。孕37周羊水过多的医疗治疗方法有:1.羊膜穿刺
羊水过多范围是多少?羊水过多:正常妊娠时的羊水量随孕周增加而增多,最后2~4周开始逐渐减少,妊娠足月时羊水量约为1000ml(800~1200ml),凡在妊娠任何时期内羊水量超过2000ml者,称为羊水过多。最高可达20000ml。多数孕妇羊水增多较慢,在较长时期内形成,称为慢性羊水过多;少数孕妇在数日内羊水急剧增加,称为急性羊水过多。如果有羊水过多合并胎儿畸形,需终止妊娠,通常采取人工破膜
羊水过多的临床表现是怎样?①胎儿畸形,如无脑儿、脊柱裂等。②多胎妊娠中尤其是单卵双胎,常合并有一胎儿系羊水过多症。③孕妇合并糖尿病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时,特别是合并贫血时。④胎盘因素如脐带狭窄或胎盘绒毛血管瘤等。但是,约有半数的羊水过多患者并不能找到病因。孕妇喝酸奶时要注意些什么?1、要识别品种市场上有些用牛奶、糖、乳酸、香料和防腐剂等加工配制而成的“乳酸奶”,因其含
如果孕妇羊水太多,容易生吗?1、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注意检查胎儿的心脏。羊水过多也会导致胎儿缺氧。如果检查没有问题,问题通常不大。羊水过多的原因非常复杂。羊水的产生和吸收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胎儿通过吞咽、呼吸、排尿、角化前皮肤和脐带与母亲不断交换。一旦羊水的调节机制失去平衡或运输障碍,羊水量就会异常。2、羊水过多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胎儿异常、母体异常和胎盘异常
如果羊水过多一定要进行剖腹产吗?1、这个并不是一定的。由于羊水过多,破水时发生脐带脱垂(指脐带从宫颈口脱落出来)或胎盘早剥的风险也会更高。这两种情况都需要马上进行剖腹产(剖宫产)。最好是遵从医生的指导。主要是临产前根据胎儿在宫内的情况,以及个人的条件决定分娩方式的,建议您定期到医院检查,了解胎儿发育情况。2、选择适当的年龄生育有利于生育健康。小于18岁或大于35岁的女
怀孕40周羊水过多有什么危害呢?1、孕40周羊水过多对孕妇的影响主要是胎盘早剥、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等。急性羊水过多容易引起明显的压迫症状,增加妊娠高血压的风险。2、羊水的量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在怀孕的任何时候,如果孕妇的羊水量达到或超过2000毫升,则称为“羊水过多”。怀孕后期,孕妇羊水量小于300毫升,称为“羊水过少”。羊水过多或过少都是胎儿发育异常的表现,需要医
出现羊水过多有哪些感觉?1、如果羊水过多,可以在第一时间立即发现治疗。2、急性羊水过多 主要发生在妊娠20124周,几天内羊水急剧增加,子宫迅速增加,如足月妊娠或双胎妊娠。孕妇感到腹痛,呼吸困难,不能平躺。体检发现腹部皮肤紧张明亮,皮下小静脉清晰可见,全腹压痛,子宫明显大于更年期月,胎儿位置不清楚,胎儿心脏遥远或听不见。肿胀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可引起外阴、下肢水肿和
羊水过多是运动少导致的? 1.宝宝因素,畸形、胎儿畸形 是引起羊水过多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先天性神经系统畸形和消化道异常。18%~40%的羊水过多伴有胎儿畸形。羊水过多伴有以下高危因素时,胎儿畸形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染色体异常、双胎妊娠,可发生双胎输血综合征,受血胎儿呈高血容量状态;同种免疫或母儿RH血型不合,致胎儿溶血、严重贫血,甚至水肿。。 2.妈妈因素,儿血型不合者羊水过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河北布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