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
关注布谷医生公众号
白塞病辨证施治: 湿热熏蒸,邪热壅盛证 治法:清热除湿,泻火解毒。 方药:龙胆泻肝汤合导赤散加减。 龙胆草、栀子、黄苓、木通、车前子、泽泻、生地黄、竹叶、甘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牡丹皮等。加减:大便秘结加大黄、芒硝;湿邪偏盛,腹胀苔腻加滑石、土获苓,关节疼痛加鸡血藤、桑枝,秦艽。 本证邪热炽盛,故用祛邪重剂,当邪热减退,方药也应随之调整,否则可耗伤正气,损
白塞病中医辨证分型: 1.湿热熏蒸,邪热壅盛证 证候:口腔、眼、外阴等部位溃烂,局部灼热疼痛。口腔溃疡为边缘清楚的圆形或卵圆形,较浅表。眼部红肿疼痛,畏光羞明。外阴溃疡,女性多见阴唇部溃疡,也可在宫颈部发生;男性多在阴囊部,也有龟头、阴茎部发生。伴有发热及精神恍惚、睡卧不宁等症状。或见干呕食臭,腹胀纳差,关节肿痛,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厚黏腻,脉象
白塞病的中医病因病机: 1.湿邪内伏,复感热毒:素日偏嗜厚味、辛辣肥甘、醇酒滋腻,湿邪内伏,复感热毒之邪,正气不足,使湿热内蕴,毒邪鼎沸,热毒燔灼,血热化腐,瘀热内盛,上蚀眼口肌肤,下损二阴则见口、眼、二阴赤烂,皮肤红斑或痤疮;热毒伤津,关节肿痛、面红目赤,则烦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干结,此为热毒炽盛证,见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2.肝肾阴虚,热毒内生:肝肾阴虚
白塞病的中医认识: 白塞病在中医学称之为“狐惑”,指出“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其记载始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中,认为是一种温毒病。其病因为湿热毒气或阴虚内热。在症状方面强调口、眼、外阴溃烂是本病的特点。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伤寒病诸候》明确指出,本病“皆湿毒所为也,初得状如伤寒,或因伤寒变成斯病”。元代赵以德提出本病的发生乃湿热生
白塞病(BD)治疗推荐意见三: 7.胃肠受累的诊断:应通过内镜或影像学确认胃肠道受累,以排除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溃疡、炎症性肠病和感染(如结核)。 8.难治性/严重胃肠道受累:如患者胃肠道出现穿孔、大出血和梗阻应紧急行手术探查。急性发作期患者应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改善疾病药物(如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或硫唑嘌呤)进行治疗;病情严重和/或难治性患者应考虑使用单抗类TNF-α抑制剂和/或沙
白塞病(BD)治疗推荐意见二: 3.孤立性前葡萄膜炎:如存在预后不良因素(青年、男性及早期发病)应考虑全身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4. 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 建议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和硫唑嘌呤、环磷酰胺或环孢素A等免疫抑制剂。 5. 难治性静脉血栓:可考虑使用TNF-α单克隆阻断剂治疗。如果患者存在较低的出血风险,并排除合并肺动脉瘤,可同时加入抗凝疗法。 6.动脉瘤:肺动脉瘤患者的治疗
白塞病(BD)治疗推荐意见一: 1.皮肤黏膜受损: (1)口腔和生殖器溃疡应采用局部治疗方法,如糖皮质激素的应用。预防黏膜及皮肤病变复发应首选秋水仙碱,尤其是结节性红斑或生殖器溃扬。丘疹脓疱性皮疹或痤疮样皮疹应参考治疗寻常型痤疮一样采用局部或系统性措施。 (2)BD腿部的溃疡可能是由静脉瘀血或闭塞性血管炎引起的,应在皮肤科医师和血管外科医师的协助下进行治疗。 (3)硫唑嘌呤
白塞病的西医治疗二: (5)免疫抑制剂: 重要脏器损害时应选用此类药,常与肾上腺皮质激素联用。 1)硫唑嘌呤:可抑制口腔、眼部病变和关节炎,但停药后容易复发。可与其他免疫抑制剂联用。应用期间应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功能等。 2)甲氨蝶吟:每周7.5-15mg,口服或静脉注射用药。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皮肤黏膜等病变,可长期小剂量服用。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肝损害及消化道症状等。应定
白塞病的西医治疗一: 本病目前尚无公认的有效根治办法。多种药物均有效,但停药后大多易复发。治疗目的在于控制现有症状,防治重要脏器损害,减缓疾病进展。一般在急性活动期,应卧床休息。发作间歇期应注意预防复发。如控制口、咽部感染,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伴感染者可行相应的治疗。 1.局部治疗:口腔溃疡可局部用糖皮质激素膏、冰硼散、锡类散等;生殖器溃疡用1:5000高锰酸钾溶
白塞病的鉴别诊断疾病: 1.单纯性复发性口腔溃疡:单纯性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最常见的具有反复发作特征的口腔黏膜溃疡性损害,多发生于青壮年。唇、颊、舌尖、舌边缘等处黏膜好发。最初,口腔黏膜充血(发红)、水肿(略隆起),出现小米粒大小的红点,很快破溃成圆形或椭圆形溃疡,中央略凹下,表面有灰黄色的苔,周围有狭窄红晕。有自发性剧烈烧灼痛,遇刺激疼痛加剧,影响患者说话与进食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河北布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