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牛子(《纲目拾遗》)。
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种子,植物形态详"丝瓜"条。 【药材药性】干燥种子呈扁平的椭圆形,长约1.2厘米,宽约7毫米,厚约2毫米。种皮灰罴色至黑色,边 缘有极狭的翅,翅灼一端有种脊,上方有一对呈叉状的突起。种皮稍硬,剥开后可见有膜状灰绿色 的内种皮包于子叶之外。子叶2片,黄白色。气无;味微苦。 全国大部地区均有。
丝瓜种子含脂肪油23.5~38.9%,主为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等的甘油酯以 及磷脂0.47%、角鲨烯、α-菠菜甾醇等。还含三萜皂甙(甙元是齐墩果酸)、黑色素(经碱熔及氧化 后产生邻苯二酚)和葫芦素B,其他还有蛋白质、糖类等。
秋季果实老熟后,在采制丝瓜络时,同时收集种子,晒干。
姚可成《食物本草》:"苦者:气寒,有毒。甜者:无毒。"
利水,除热。治肢面浮肿,石淋,肠风,痔瘘。 姚可成《食物本草》:"苦者:主 大水,面目四肢浮肿,下水,令人吐。甜者:除烦止渴,治心热,利水道,调心肺,治石淋,吐蛔 虫。" 《医林篆要》:"治肠风,痔瘘,崩漏,下乳。" 《南宁市药物志》:"通大便。"
用于驱蛔 取黑色丝瓜子(白色无效)的仁,于空腹时嚼食,或捣烂装入胶囊服,每日1 次。成人服丝瓜子仁40~50粒,儿童30粒,连服2日。治疗857人,服药后均驱出蛔虫。
姚可成《食物本草》:"若患脚气、虚胀、冷气人食之病增。" 《得配本草》:"脾虚 者禁用。" 《南宁市药物志》:"孕妇忌用。"
治腰痛不止:丝瓜子仁炒焦,擂酒服,以渣敷之。(《妇人良方补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