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频道 > 中药材库 > 竹节蓼
竹节蓼

竹节蓼

别名:百足草(《广州植物志》),观音竹、铁扭边、上石百足、飞天蜈蚣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痈疽肿毒,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广西中药志》:" 拔毒消肿。治毒蛇及蜈蚣咬。" 《泉州本草》:"清热解毒,退癀消肿,行血去瘀,生新止痛。治 痈疽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别名】

百足草(《广州植物志》),观音竹、铁扭边、上石百足、飞天蜈蚣

【来源】

为蓼科植物竹节蓼的全草。

【形态】

竹节蓼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0.6~2米。茎基部圆柱形,木质化,上部枝扁平,呈带状 ,宽7~12毫米,深绿色,具光泽,有显著的细线条,节处略收缩,托叶鞘退化成线状,分枝基部较 窄,先端锐尖。叶多生于新枝上,互生,菱状卵形,长4~20毫米,宽2~10毫米,先端渐尖,基部 楔形,全缘或在近基部有一对锯齿,羽状网脉,无柄。花小,两性,具纤细柄;苞片腆质,淡黄棕 色;花被4~5深裂,裂片矩圆形,长约1毫米,淡绿色,后变红色;雄蕊6~7,花丝扁,花药白色; 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短,3枚,杜头分叉。疫果三角形,包于红色内质的花被内。花期9~10月。 果期10~11月。 多栽培于庭园。分布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

甘酸,微寒。 《广西中药志》:"味淡涩,性微寒,无毒。" 《泉州本草》:"味酸微 甘,性平,无毒。入心、肝、脾经。 《广西中药志》:"入心、肝二经。" 《泉州本草》:"入心、肝、 肿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痈疽肿毒,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广西中药志》:" 拔毒消肿。治毒蛇及蜈蚣咬。" 《泉州本草》:"清热解毒,退癀消肿,行血去瘀,生新止痛。治 痈疽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3~5钱(鲜者2~4两)。外用:捣敷。

【相关方剂】

治跌打损伤:鲜竹节蓼二两,以酒代水煎服,并以渣敷患处。(《泉州本草》) 治毒蛇 咬伤:竹节蓼二两,红乌桕木二两。咸苏木二两,假紫苏二两,千斤拔一两。以上五味捣烂,以三 分之一冲酒服,三分之二浸醋外涂伤口周围。(《广西中药志》) 治蜈蚣咬伤:竹节蓼捣烂,擦伤 口周围。(《广西中药志》)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河北布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